湖坑镇的洪坑村是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。
洪坑土楼群门票90元。
富丽堂皇的振成楼,按八卦观念结构建造,卦与卦之间设防火墙,它像其他土楼一样坐北朝南,调节阴阳。每卦与内层一楼采用北方四合院格式。全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,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。堪称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葩。
楼内的西式石柱与古香古色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完美融合。
悬挂的红灯笼分外美丽。
看完了振成楼,继续前行,经过一株大榕树,树干粗大枝叶茂密成为一景。
途经一家小店,正在烤制柿饼,看来不久就有香甜可口的柿饼上市了。
奎聚楼建成于清道光十四年(1834年)。用了近五年时间建成,已有170年历史。
奎聚楼是宫殿式结构的方形大土楼,远看颇有"布达拉宫"般的气势。
福裕楼于公元1880年开始兴建,耗资十多万光洋,经历三年时间才建成,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。
这是一座府第式土楼的杰出代表,楼高5层,如今在楼内开有一家客栈。
几把竹椅足以呈现出土楼内宁静安逸的生活状态。
与福裕楼一河之隔,对面就是如升楼。
贯穿洪坑村的洪川溪两侧都是土楼,远处山林茂密,近处绿竹葱翠。
如升楼俗称米升楼,因规模形状如同旧时民间计量大米、谷子的竹制器皿(俗称米升),故名。清光绪年间(1875-1908年)建,林氏民居。
福裕楼对面小山坡上建有一个观景台,从远处看福裕楼全景,高低错落犹如府邸。
洪坑村内还有许多小型土楼,不开放游览,都是当地人居住的地方。
在景区内还有一座林氏宗祠,一侧的功名柱是后人为获得一定功名的先人所立。
村内一位正在做蜡烛的老大爷,自豪的为我们介绍这些功名柱,每一根功名柱背后都是一个名人,这个村子人才辈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