姐妹俩抱在一起哭成泪人,朱网玉(左)也在一旁流着泪。
陈顺群用脸贴着屏幕感谢朱网玉。
图片由受访者提供
春节是举家团聚的日子,但在遵义市新蒲新区虾子镇宝合村,有一户人家已经23年没能过团圆年了,这家20岁的哑巴女孩陈顺群,在1994年和同村人去江苏打工,因两人走散,从此便杳无音信。但是陈顺群在江苏遇到好心的朱网玉阿姨,收留了她16年,为她找工作,帮她寻找亲人。经过不懈努力,终于在2017年春节前,朱网玉阿姨求助本报,通过本报报道,陈顺群找到了远在遵义的家人。失散23年的一家人终于得以团聚。
看报道 表弟认出走失的表姐
江苏省靖江市居民朱网玉女士16年前在靖江领养了一位哑女至今。现在哑女想寻找自己的亲人,在找了很多地方后,她把哑女的家乡寄托在远隔千里的贵州,希望知情人与她联系,让哑女早日圆寻亲梦。1月10日,本报《哑女寻亲,只差贵州没找了》一文对此事报道后,当天中午,朱网玉便接到了来自我省遵义市的一个电话,对方自称是哑女的家人。
哑女的表弟郑元模说,当天他在当地拉货,店老板拿着《贵州都市报》给他看,他激动得差点哭了,“这是我表姐!”
当家人看了报道后,就迫不及待地拨打了朱网玉的电话。对方说,他们有个走失的女儿叫陈顺群,是个哑巴。
当双方视频后,陈顺琴认出了朱网玉收留的哑女就是自己走失的妹妹陈顺群,“顺群,吃中午饭了吗?”视频那头,陈顺群不停地喊:“ba,ba、ba,ba……”“爸爸已经去世了。”不想骗妹妹,大姐陈顺琴只能如实回答。视频那头,陈顺群听了哇哇大哭。
此后,双方经过几次沟通,朱网玉所报的哑女年龄、走失时间以及她身上的标记都对上号了。双方都断定,哑女的娘家人找到了。不过,陈顺群的父亲已经去世,家里还有3个姊妹和一位81岁的老母亲。
知道了彼此的下落,分别了太久的亲人迫不及待期待重逢。
1月19日,陈顺琴和儿子坐大巴从遵义赶到了靖江。
早上11时,当陈顺琴刚下车,陈顺群就冲过来抱住了她,哭喊着“ba,ba、ba,ba……”
“不哭了,妹妹,爸爸死了。找到了就好了。”失散23年的姐妹俩早已哭成泪人。而站在一旁的朱网玉也在悄悄抹着眼泪。
谈往事 家人曾距她仅几十公里
据了解,陈顺群是遵义市新蒲新区虾子镇宝合村人,家中兄弟姐妹五人,她排行老四,从小失去说话的能力。
大姐陈顺琴回忆,23年前,陈顺群大约20岁,被村里的一个亲戚介绍到江苏打工。但自从那次她出门后,就再也没了消息。
“为了找姐姐,我多次去江苏。”小弟陈顺波说,由于姐姐没读过书,不能说话,走失很难找到回家的路。这20多年来,家人从未放弃,但家庭条件有限,兄弟姐妹都在外地打工,而年迈的母亲心中一直挂念着失联的四女儿。
这么多年来,陈顺波、陈顺琴多次到江苏各地打工,还通过朋友、警方多方打听,可是还是杳无音讯。殊不知,造化弄人,一直生活在江苏靖江的陈顺群,离陈顺波打工时所在的江苏太仓只有几十公里的距离。
回遵义 哑女给她发来视频
1月24日,陈顺群跟随着陈顺琴和侄儿乘上了开往遵义的大巴。至此,这个春节,失散23年的一家人终于团聚了。
看着哑女和亲人踏上回家路,对于朱网玉而言,此刻,悲喜交加。
朱网玉告诉记者,悲的是,这16年来,没人知道她为哑女付出了多少。为了给哑女找线索,她不顾家人反对,收留哑女16年;其次,这些年来,她用香烟盒制作的小册子,足足有6本,里面记录了她16年来帮陈顺群的寻亲之路。
虽然朱网玉只有小学五年级的文化,但这些小册子,她记得十分详细,从地址到区号甚至通过的电话号码都一一记录了下来,中间写满了通话的内容和走访的每一个细节。
“喜的是,看到她找到了家人,我的心终于踏实了。”朱网玉说,在没有找到陈顺群的亲人时,她没有睡过一天安稳觉。不过,让朱网玉欣慰的是,哑女回到遵义后,第一时间通过视频告知了她。
视频接通那一刻,陈顺群拿着手机对着屏幕就是一阵乱亲,然后用脸轻轻地贴着屏幕。此刻,朱网玉知道,这是不会说话的哑女用她独特的方式表达着谢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