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地方.社会 综合.国际 公益.人物 旅游.网评 传媒文化 教育.环保 食品.安全 民生.维权 财经.房产 港澳.台湾 法治.案例 奇石.书画
网站首页 > 食品.安全 > 内容  

营销乱象层出不穷 茶叶需要“炒做”不需要“炒作”
发布日期:2021-4-27   查看次数:15531   来源:网络    作者:不详

 
 

鼓吹“山头茶”“特效茶”,盛行“办事茶”“送礼茶”,渲染“投资茶”“金融茶”……春茶上市时节,记者对茶叶市场调查发现,打着各类名目的营销乱象层出不穷。不少茶叶质量难辨、价格混乱,很多已超越饮用范畴,甚至沦为类金融产品流通。

近年来,我国茶产业发展迅猛,各种需求爆发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一些商家另辟蹊径,开始寻找各种卖点和噱头。山头、海拔、大师工艺、神话故事等都可以贴成标签。

之所以会存在炒作空间,首先在于茶叶种类繁多,地理特征鲜明,如何评判一杯好茶,很难有统一的标准。其次,茶礼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,加上社会资本的涌入,都为“茶道”变成生财之道提供了土壤。

当茶叶不再是一般商品,而过多成为体现面子、积攒票子的艺术品、收藏品和投资品,所产生的危害不仅在于干扰市场健康发展,还可能潜藏腐败风险、成为圈钱骗局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一些茶叶早已是公认的名贵土特产之一,存在着私人定制、特殊专供的渠道。这种隐秘行为超越了正常人情往来,容易助长享乐奢靡之风。一段时间以来,全国多地已相继发布禁令,严禁领导干部收受这些特殊资源并借此牟利。

前些年,“房住不炒”“酒喝不炒”的倡议被反复提出,现在来看,茶是用来喝的,不是用来“炒”的也应予以强调。茶产业要想健康发展,首先必须回归初心,为最广大的消费人群提供好的产品,而不能走向高价、走向忽悠。

可喜的是,今年以来,一些地方的茶叶流通协会纷纷发出倡议,号召企业自觉抵制天价茶、过度包装、夸大宣传等行为。再加上农业、市场监管、纪委等部门的工作合力,相信未来茶界胡乱炒作的行为将得到有效遏制。

热门图文
他奔波在脱贫攻坚一线
第一书记“夫妻档”陈彩霞、杨方华
12名偷渡的乱港分子在深圳被刑拘
河南:南召一楼盘没有防护设施仍在施工建设
女孩殒命泰国续:手臂有针孔 死时未穿内裤
陕西19岁少女坠楼死亡续:涉强奸当地官员被停职
八药企临床试验数据涉嫌弄虚作假
飞机餐为何难吃?专家称因机舱内噪音太大
门票96元景点导游收230元续:张家界再派两工作组
高88米!贫困县花8600万元打造“女神像”,当地回应:未使用国家扶贫资金
关于我们 | 版权声明 | 人员查询 | 诚聘英才 | 联系我们
Copyright©2021 www.zhcmtx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垂询热线:(北京)010- 57270132 電子信箱:zhcmtxs@126.com
主管:中華新聞出版聯合會 北京中聲傳媒有限公司 主辦:中华传媒通讯社 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,不得複製或轉載
No part may be reproduced in any form without the prior permit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