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是一年记者节,这也是我做记者的第8个年头。快到“十年之痒”了,但我发现自己并未因从业年龄的增长而倦怠,反而越来越喜欢这份职业。因为这份职业,让我亲身体味到人间疾苦、感受多样人生,我喜欢它带给我的真实感。
随着社会发展脚步加快,人们总是被推着“赶路”,浮躁而空虚之感不自觉充斥头脑,人们难得为一片风景而停留,为一份记忆而感动。在过去半年中,令我印象深刻的采访发生在成都东部新区一家小小的修脚店里。店主夫妻二人均为聋哑人,为了能帮父母分担,他们6岁的女儿妞妞主动充当起父母的手语“翻译官”,帮助父母与顾客们交流。
父母怕她太累,而她却心疼起父母。有时从白天到黑夜,在顾客与父母间来回比划,天真又娴熟的模样令众人看得心疼,这也是最终促使我去找到他们,了解他们背后故事的原因。
▲妞妞与爸爸在放学路上(摄影:王效)
这次采访是有困难的,由于无法直接言语沟通,我需要将采访问题写在本子上递给妞妞爸爸,往往一个问题,来回得花较长时间。其次是和妞妞的对话,一个6岁的孩子,能懂什么?能说什么?对父母的爱、大众对她的喜爱,她可能一句“爸爸妈妈我爱你”“谢谢大家喜欢我”就足以表达。而视频时代,我们可能需要一些更加丰富的信息。
的确,在正式拍摄、采访时,有时“留白”会很长,我和同事就静静地坐在修脚店的矮凳上,慢慢等她诉说。妞妞坐在爸妈中间,用那灵动的大眼睛,一会儿望向爸爸,一会儿望向妈妈,而爸妈始终用爱怜的眼神望向她。在他们维持生计的小店里,去慢慢感受那份纯粹的亲情,那一刻,我觉得无声胜有声,脑中不自觉发热,感慨、感动满满。最后,妞妞要存钱给爸爸买大车车、买手表,给妈妈买掉了的手镯,她教我们用手语比出“爸爸、妈妈”等细节都被写进了报道中。
▲记者章玲与“小小翻译官”妞妞
我始终觉得,采访就是人与人交流的过程,我信任你,所以向你敞开心扉。采访结束后,我们依旧保持联系。他们会给我发妞妞的视频,会向我分享他们要去北京录节目了,也会询问我的意见……看到他们一家越来越好,我也由衷感到开心。
我们保持简单而纯粹的采访关系,别无他求地给予陌生人祝福。感受他人喜悦,也充实着自我人生。我思考了一下,这是做其他职业无法体验到的。
我相信,这世间仍有“小幸福”需要去寻找,所以我们做记者的要持续出发!
红星新闻记者 章玲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