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地方.社会 综合.国际 公益.人物 旅游.网评 传媒文化 教育.环保 食品.安全 民生.维权 财经.房产 港澳.台湾 法治.案例 奇石.书画
网站首页 > 教育.环保 > 内容  

一家商场近30家烘焙店 烘焙品牌缘何成引流“神器”
发布日期:2024-12-4   查看次数:620   来源:网络    作者:不详

 
 

本报记者 马婧 夏骅

  今年以来,一批网红烘焙品牌在北京热门商圈密集扩张,取代茶饮店成为商场新的引流“神器”。激烈竞争下,市场也在不断上演淘汰赛,一些烘焙店“花期”过短。业内人士提醒,新兴品牌扎堆入局的同时,也要避免同质化竞争,走出独特的差异化道路。

  烘焙品牌掘金首店经济

  记者日前探访朝阳合生汇看到,11月刚刚进京的烘焙品牌“石头先生的烤炉”,长长的队伍一直排到门外,超40名顾客正在排队买单。“我在等南瓜狮子头面包,这个是每天需要抢的。”一位顾客说,店里的6款网红产品需要在固定的时间来抢,比如南瓜狮子头出炉时间为每天的10点、14点以及19点。

  为何愿意花时间排队?大家给出了“北京首店先要尝尝鲜”“好奇网红面包的味道”“开店有优惠”等答案。该店员工告诉记者,11月2日开业至今,每天的销量都在千单以上。记者注意到,顾客的客单价大多在60元左右。

  同样火爆的还有负一层的“UH祐禾”北京首店。店员表示,自开业以来,日销量均在千单以上。记者细数发现,朝阳合生汇一层、负一层和负二层的烘焙品牌数量已达到近30家,传统中式点心、新中式烘焙、西式面包等多种门店贴身“肉搏”。

  市商务局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北京新增的烘焙类首店达到20多家,其中既有法国烘焙品牌的中国内地首店,也有不少中国新兴品牌的北京首店。

  门店变身复合社交空间

  在很多市民的印象里,传统面包店大多开在社区街边,如今,为何烘焙品牌爱进商场?

  “商场客流量较大,特别是女性客群和儿童较多,十分契合烘焙品牌的目标客群。”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观察到,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,消费者对于烘焙产品的需求进一步提升,特别是高端烘焙拥有了庞大的消费群体,步入高速扩容的阶段。

  记者走访十余家烘焙店发现,售价在20元到60元的中高档精品烘焙产品最为热销。部分商场运营方也向记者透露,烘焙店拥有极强的引流能力,已经逐渐成为商场不可或缺的业态。

  迎合消费者社交需求,不少新兴的烘焙品牌不只局限于售卖面包等烘焙产品,而是搭载咖啡、茶饮、果蔬汁等产品,有些店铺还设置了堂食区,成为复合型空间。

  “之前和朋友都是约在奶茶店,现在会约在面包店,一起吃个下午茶。”在网红烘焙品牌“黄油与面包”店内,高女士和好友正在享用下午茶。在她们看来,店里香气环绕,加上小资的环境和高颜值的产品,能让人感到治愈和放松。在中关村领展广场一层,新入驻的贝果树·纽约贝果博物馆北京首店也成为了附近年轻人的社交新空间。

  品牌长红考验核心竞争力

  艾媒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,2023年以烘焙食品为主食的法国人均烘焙食品消费金额为2350.3元,中国人均烘焙食品消费金额仅为188元。分析师认为,中国现代烘焙食品行业起步较晚,人均烘焙食品消费量远比不上以烘焙食品为主食的欧洲国家,但随着现代烘焙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及消费升级的推动,人均消费量有望持续上升。报告预测,2024年中国烘焙食品零售市场规模有望达6110.7亿元,同比增长8.8%。

  随着不少玩家争相入局,市场也上演着淘汰赛。去年8月,客烘焙开进朝阳大悦城,开业初期,店门口总是排着长龙。然而,开业仅一年多,这家店却决定停业。记者近日走访看到,该店已大门紧闭。企查查数据显示,2023年,国内新增烘焙相关企业7.28万家,同年,全国注销吊销烘焙相关企业4.58万家。

  业内人士提醒,由于烘焙行业技术门槛相对较低,新进入者可以相对容易进入市场,然而,当短期内的热潮和网红效应消退,烘焙品牌能否保持长红,考验着其核心竞争力,品牌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创新产品,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,走出差异化路线,避免在同质化竞争中“昙花一现”。

热门图文
他奔波在脱贫攻坚一线
第一书记“夫妻档”陈彩霞、杨方华
12名偷渡的乱港分子在深圳被刑拘
河南:南召一楼盘没有防护设施仍在施工建设
女孩殒命泰国续:手臂有针孔 死时未穿内裤
陕西19岁少女坠楼死亡续:涉强奸当地官员被停职
八药企临床试验数据涉嫌弄虚作假
飞机餐为何难吃?专家称因机舱内噪音太大
门票96元景点导游收230元续:张家界再派两工作组
高88米!贫困县花8600万元打造“女神像”,当地回应:未使用国家扶贫资金
关于我们 | 版权声明 | 人员查询 | 诚聘英才 | 联系我们
Copyright©2021 www.zhcmtx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垂询热线:(北京)010- 57270132 電子信箱:zhcmtxs@126.com
主管:中華新聞出版聯合會 北京中聲傳媒有限公司 主辦:中华传媒通讯社 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,不得複製或轉載
No part may be reproduced in any form without the prior permittion